课程详情

自考绘画艺术欣赏视频教程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讲师:

已有632人已学

课程介绍
主讲老师

这部自考绘画艺术欣赏视频教程是一部关于绘画艺术欣赏的精品教程,教程里老师详细的为您讲解绘画艺术知识,并且传授您绘画艺术欣赏的精髓知识。绘画利用线条和色彩,通过平面描绘来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它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它反映的是瞬间的生活。其长处,是可以运用色彩使艺术家广泛地反映可以看得见的事物,表达生活中色调鲜艳的多种多样的事物。其弱点,是它的直接的形象受到可见事物的领域的限制,也不能实际表达出事物的活动。

绘画的视觉特征决定了绘画欣赏的方式是看。因而提高绘画欣赏力的唯一方法也是看。这说明欣赏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与此相仿,介绍和指导欣赏也有文字转换视觉形象的困难。即使是诗一般的文字也难以再现五彩缤纷的图画世界,对一幅画条分缕析,往往会影响甚至破坏了审美直观时所具有的综合体验。因而,关于绘画欣赏的理论只能起给人启发的作用。

在我国古代,有“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敷染,然后形似”(《画鉴》)的说法。在西方,则有“探究作品功用、印证文化背景、衡量写实程度及分析形式构成”的“四问法。”(《剑桥艺术史指南丛书·如何看画》)前者讲的是看画主要看“气”——整个画面的生机活力,后者讲的是要注重作品的内容。这种差异是在不同文化传统习惯中形成的审美标准和角度的差异。今天,人们欣赏绘画时往往一看“画的什么”,二看“是否逼真”。面对作品,费神地寻找故事情节、人物身分和相互关系,赞许的只是“画得真像”。这种欣赏方法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它不是从直觉领悟作品开始,而是凭借某种理性的框架审视对象。把绘画作品当成了某种理论的说明或直接陈述。主题内容固然是一幅画作所具有的内涵,但寻找它并不是欣赏的目的,即便找到了也不意味着完成了欣赏过程。艺术的真实仅仅是艺术的某种特性,“是否逼真”或“真就是好”也只是对某种风格而言才有意义,而且也是很表面的。绘画语言中的形、光、色、结构等要素都是具有审美感染力的表象符号,不同艺术家运用它们的方式不同,就产生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因此,对于欣赏者而言,面对风格各异的作品,欲获得欣赏的愉悦,达到欣赏的层次,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方法。概括而言,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首先,对绘画作品(当然也包括一切艺术作品)要以理解的态度加以品评。不论哪种流派、风格,不论是你第一眼喜欢或不喜欢的,在欣赏之前要首先确立自己的理解的态度。所谓理解,即设法了解作品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作者想要说的内容,以及作品结构、形式的特征等,只有对这些真正理解了,和作者的作品在感情上交流了,欣赏者才可能作出比较实事求是的判断和批评。欣赏和批评切忌有先入为主的成见。有人常常不研究作品,不了解艺术家的意图,对自己看不惯的东西痛加“批评”,这种人的欣赏能力是很难得到提高的。

二、了解绘画发展脉络,把握代表作品特征。历史并非仅仅把绘画留给我们,还在绘画中把人类的文化精神和理想启示留给了我们。创造了优秀绘画作品的艺术家已随着时间远去了,我们今天面对绘画作品,实际上是面对历史和艺术家思想感情的化石。对于作品尤其是古代绘画遗产,通常要放在它诞生的时代背景上加以品评,并且与前代的、同代的或后代的绘画加以比较,方能找到它在绘画发展史上的准确位置,理解“这一幅”作品所具有的艺术美的真谛。

概而言之,绘画世界是一个立体的现象。从纵向上看,是绘画的演变与发展。比如西方绘画经历了古代(古希腊和罗马)、中世纪(公元5世纪到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17、18世纪和近、现代等大的历史阶段。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理想和艺术表现风格都不相同。我们一般把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初的西方绘画称为古典绘画,即造型基本上是写实的,作品很完整,其美学倾向是典雅与和谐。但在整个古典绘画中,又有风格的演变。从横断面看,各国的绘画面貌在时代风格的统一中存在各自的面貌,如西方绘画就有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特征之别。举例说,德国的古典油画向来以高度细腻的面貌出现,内容往往深奥难解,德国是许多大哲学家的故乡,它的绘画就有很强的哲理性,有的作品甚至可以说是“哲学的图解”。法国自17世纪后推崇辉煌华丽的宫廷古典主义绘画,大多数作品色彩明快,情境喧闹。欣赏两国的作品,将获得不同感受。因此,欣赏者应该逐渐积累文化史和艺术发展史的知识,力求把握绘画的发展脉络,以对绘画这个立体现象的宏观把握为基础,进行具体作品的欣赏。

绘画长廊光彩熠熠,其中闪烁着明珠般光辉的是各时代的代表作。在绘画历史的进程中,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绘画面貌总是以一些重要艺术家及其典型作品为其代表的。人们称那些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为“大师”,是因为他们的创造是超越前辈,影响来者的。他们的作品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具有永恒的魅力。对这部分作品有较深的理解,就丰富了自己的欣赏知识,等于掌握了一些标尺。哪怕是面对一件没有任何介绍的作品,也能基本把握它的艺术特点。

三、培养艺术形式感觉。欣赏的实质不是表面的观看,而是感觉。面对画作,作品的整体面貌在瞬间便直逼眼帘。 作品的艺术特征触动、撩拨、撞击、刺激着人的感官神经,形成审美的心理活动。与音乐欣赏必须在时间过程中经历欣赏过程不同,绘画欣赏是与面对作品全貌的瞬间同时进行的。欣赏者感觉的敏锐度与含量决定了欣赏层次,这就要求欣赏者也尽量像画家一样,具备对绘画形式语言的感受力。

线条是绘画诸要素中最生动的部分,是画家从自然真实中抽取出的一种有抽象意味的语言。“西画的线条是抚模着肉体、显露出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格、气势与动向”(宗白华《美学散步》)。线条的韵律支撑了全画的生机,尤其在以线造型为主的中国画中,线条是构成物象、表现画家情感的符号,也能给欣赏者以各种联想:中锋行笔的线灵活富有弹性,似杨枝柳条;侧锋挫笔的线干涩厚重,如松柏裂痕;线条呈波状起伏,给人优柔连绵之感;线条成方刚短促,造就坚挺硬朗之势……

形体在绘画中不仅指具体物象的形貌,还指这种形貌所暗示的情感倾向特征。通常说 “△”形表示稳定、平衡;“口”形表示秩序、静态等。单独的形已具有含意,几组形体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和趋势更造就了画面的情感倾向。画中形象不是冷冰冰的形,而往往以它们的动态寓意传情,形体的写实性和象征性融合一体。所以在欣赏时,对形体的感知能够帮助领略画作的内涵。

学员_186143826

03-16 16:09

讲得好,就需要这样的老师

向上滑动加载更多

百度网盘【】0B

0 已有632人下载

限时优惠活动

选择科目

直接购买:0 元(金币)
充值金币:充 20 元得 25 金币
充值金币:充 50 元得 75 金币
充值金币:充 100 元得 175 金币
立即购买